-严禁传输涉密和工作秘密信息- 中文 | EN

新闻资讯
news

国展追忆丨把珍贵的家业发扬光大

  


作者:乔木荣(原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时间不留情,逝者如斯夫。不知不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难忘征程。作为最初参加展览中心工作的成员之一,我有幸经历了这一路风雨,见证了它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即向着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中国展览之路。抚今追昔情无限,感慨万分辉煌篇。


  一次我和友人吴建新同志聊天,颇有收益。建新同志说:“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在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民族才有光明的前程。”我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以大比小,就一个单位而言,也不应忘记自己走过的路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事情办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绩。


  回顾展览中心的建成,用来之不易表述,应该是贴切的。三十多年前,展览中心这一带,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破旧低矮的农家小院和散落各处的荒凉蚊地,而如今则是设施新颖且别致壮观的现代化大型展览馆;三十多年前,这里是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一个默默无闻的生产小队,而如今则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十多年前,这里是靠近西坝河的一片贫田薄土,而如今则变成寸土寸金且日益繁华的宝地;三十多年前,这里交通不便,只有坑洼不平、雨天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而如今则是宽阔平坦的马路,交通四通八达……。如果说北京的王府井是一条享誉中外的商业金街,那么位居中国展览业的展览中心,就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冉冉升起,磁石般地吸引着中外人士的眼球,成为引领着中国展览业前进航向的风向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每次我坐车回京,听到列车播音员在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中,满含深情地介绍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时,当言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顿时兴奋不已,倍感亲切。作为一名展览中心的老员工,一种荣誉感、自豪感、亲切感顿时从内心油然而生。


  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我国刚刚拨乱反正,走上改革开放这一强国富民之路前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其原主任王耀庭,就能跟上我国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的步伐,及时地提出建设一个大型展览馆的设想和建议,向国务院呈送了请示报告。同时,为把设想变成现实,贸促会立即组建了“展览中心筹建处”,由孔繁政、马跃曾等一批同志负责筹建工作。地方接受任务之后,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不负使命,下定决心要为贸促事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他们以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共产党员的豪情壮志,忍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吃了很多苦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筹建处一班人为了尽快建成这一浩大工程。毅然离开了条件舒适的办公室,搬到了工地上用钢管、铁皮搭建的临时办公室办公。通往这里的中有一条乡间小土路,其间还要穿过一些薄田和蚊地。进入冬天,西北风呼啸着,刮得屋里到处是尘土。屋里没有暖气,靠火炉取暖。由于温度低,寒气逼人,穿着棉大衣、棉鞋,可还是冻得坐不住,冻得直打哆嗦,有时屋里还出现结冰现象。有的同志脚冻肿了、脸冻伤了、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到了夏天,烈日灼烤着地面,铁皮房经烈日一晒,室内温度可达40至50度虽然有风扇,但仍是炎热难忍、汗流浃背,整天像洗桑拿一样。说到这里,我要特别写上一笔,以表达对展览中心筹建处主任、展览中心第一任总经理孔繁政和筹建处副主任马跃曾二位同志的敬意。孔繁政同志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任劳任怨,从不说苦喊累,由于工作繁忙,筹建处任务重,各种压力大,他经常用手按住胸口,嘴里含着药片带病坚持工作,奔走在工地上。有几次心口疼得厉害,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脸上往下掉,就躺在大风呼啸的钢管铁皮房里稍加休息后,继续处理工作。同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无不为老孔同志的身体担心,为老孔同志能少受点痛苦而暗自流泪。实在坚持不住了,他就到医院住些天缓一缓。由于老孔同志的严重心脏病和过度紧张劳累,六十多岁就过早离开了人世。副主任马跃曾同志,本来身体很好,身体魁梧,也因积劳成疾,刚过六十多岁也离开了人世。其他筹建处的同志也留下了伤痕,落下了后遗症。常言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孔繁政同志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感人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同志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为建设展览中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贸促会几经争取多方努力下,在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的领导下,展览中心工程如期竣工。1985年10月11日,贸促会举行了“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工程落成大会。”


  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后,即迎来了于1985年11月15日至30日在新落成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次举办的大型国际博览会。有26个国家及地区的1200多家公司参展吸引了80多万中外人士前来参观。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李鹏、薄一波、李先念、万里等34人前来参加开幕式和参观展览会。对这次博览会,国内外舆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说:“这次博览会使中国和外国人都大开了眼界,彼此惊异地看到了各自国家在技术方面的进步。”从而对进一步发展南南合作和扩大南北交流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届亚太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展览中心的名声随之大振。从此开始国外展览一个接着一个,即呈现展览业的欣欣向荣大好发展的局面。展览业的快速发展受到社会和中央领导的重视,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来展览中心参观,在他第一次来参观汽车展时,刚一下车就对前来迎接他的贸促会原会长郑鸿业说:“老郑,你怎么也来了?”郑会长说:“这国际展览中心是贸促会的,你总书记来参观,我这当会长的当然要来迎接你,陪同你参观。”总书记笑了一声说:“会长,你贸促会还有这么大的一块家业呀!”总书记和会长对话时,我就在他们身旁,亲耳听到了以上的对话,并把他牢牢地记在心里。过后我在反复想,江总书记说的一块大的家业含义是什么?我的理解主要是有两点:一是家业本身的价值;二是这份家业所发挥的作用。换句话说,作用越大,家业的价值就越大。国际展览中心是我国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世界上数得上展览会在此举办的就有好几个。几乎我们的国家的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这里参观过展览会,有的还多次参观。它的作用和对国家的贡献是非同一般的。从1985年以来,在展览中心举办的展览会有几千个,促成国内外贸易成交额近万亿人民币。展览中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成为贸易往来和科学技术的金桥。展览中心三十多年来所发挥的作用,既有力配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又通过它的示范带动促进了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相应建起了会展中心,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展览中心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经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展望前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是决不能掉以轻心的。


  衷心期盼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继续为推进我国的会展业的发展、为把我国由展览大国变成展览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