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传输涉密和工作秘密信息- 中文 | EN

新闻资讯
news

国展追忆丨从北展到国展——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第二任总经理薄树森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第二任总经理薄树森——一个见证中国展览事业发展的人,虽然已经去世数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他为中国的展览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即使在病榻上他还在关注着中国展览业的发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刚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时采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薄老,从他的言谈中,我深深感受到他对展览事业的热爱。在贸促会建会70周年之际,再次把本文献给已在九泉之下的薄老,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贸促会的历史上有您的一份印记。

  24岁参与筹建北京展览馆

  薄树森,北京人,1930年出生,解放前在中学时就加入共产党并在华北城工部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1954年,中央急调外事干部,华北局青年团工委领导问年仅24岁的薄树森:“组织上让你出国,你去不去?”“我不会外语,出国能干什么?”薄树森问道。在同事的鼓励下,薄树森半开玩笑地说“去,去”。但就是这一句话,让薄老与展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1954年6月到贸促会报到时迫不及待地问接待他的领导“让我们出国干什么?”得到的回答却让他吃惊“不是出国,是出西直门”。原来会里要在西直门外建北京展览馆(当时叫苏联展览馆),筹建办公室需要一个秘书,这样薄树森就到了贸促会而且一干就是近四十年。

  前苏联政府将在当年10月在北京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北展的建设项目,周恩来总理每周都要了解工程的进度。薄树森来到北展时,那里只建成了主馆,要按期举行展览,工期相当紧张。筹建办公室就设在施工现场的一间小屋里,一部电话,一排沙发,条件十分简陋。办公室有三位同志,昼夜盯在现场,困了就盖着毯子在沙发上睡会儿。50多岁的冀朝鼎同志患有糖尿病,一忙一累,血糖指标一个劲地高,听说吃杂面能降血糖,就托人到处找杂面。贸促会领导怕冀老顶不住,就安排他晚上回家休息。可是办公室这边还是一个小时给他打一次电话汇报情况,铃声不断,打扰了家人和邻居休息,冀老对工程也放心不下,于是又回到了施工现场。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如期在新落成的北京展览馆举行。展出面积25800平方米,展出14大类展品。中国和苏联、东欧、亚洲友好国家的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周恩来总理为开幕式剪彩。薄老回忆说毛主席曾先后四次参观了苏联展览会,薄老当时在现场维持秩序。毛主席还到天桥剧场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演出,出席了在北展大厅举办的招待会。中央安排全国各地的观众轮流到北京参观,前后大约有270多万人。之后在北展又接连举办了捷克、日本等国家的展览会。薄老深切地体会到,在那个帝国主义封锁的年代,中国人出国的机会很少,外国人来华的机会也很少,各国来华的展览会就是中国老百姓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看看外国人是什么样,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一些外国的情况。

  55岁挑起建设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重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各种展览会也逐渐增多。原有的北展、农展馆等已不能满足大型展会的需要。贸促会开始着手筹建大型展览馆。1983年贸促会来展部与技术交流部合并,成立了来华展览技术交流部,主要负责接待来华展和新馆的筹建工作。

  说到建设展览中心,真是费尽周折。考察外国的展览中心、筹资、选择设计方案、机构设置等问题,千头万绪,每一项都要倾注很多心血。孔凡政同志是展览中心第一任总经理,当时负责中心的筹建工作,压力很大,薄树森负责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的筹备工作,这个博览会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后接待的第一个展览会,也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博览会,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薄老还记得,老孔有心脏病,在一次大会上,老孔讲着话就犯了心脏病,大家把他扶到藤椅上面,几个人抬着上车送到了医院。之后,老孔就是在出院、上班、再住院中度过的,即使在住院期间他还在一直牵挂着展览中心的各项工作。

  鉴于老孔的健康状况,上级安排薄树森接替老孔工作,担任展览中心代总经理。这时筹建合资饭店的工作也是紧锣密鼓。薄树森是集展览中心建设、筹备亚太博览会、饭店合资谈判工作于一身,它们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薄老喘不过气来。1985年1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立,10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工程竣工。11月亚太博览会终于如期举办。这里面凝聚了贸促会人的多少心血已是无法数清了。说到这里,薄老还拿出他珍藏着的当年他起草的筹建展览中心报告的底稿及展览中心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给我们看。

  为了解决展览中心后续项目的建设资金,薄老多次与财政部的领导沟通,争取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薄老把财政部领导请来,围着展览中心场馆走了一圈,当走到6、7号馆的空地上,薄老向财政部领导申请资金,并保证少则一年半,多则两年收回投资,上交的还是美元。“这么好的项目我们可以支持。”财政部领导的回答,让一筹莫展的薄老看到了希望。1986年开始建设一期工程的配套项目。一是增建了1.5万平方米综合服务楼,二是增建7300平方米6、7号馆,两项工程共投资1900万元。当1987年薄老离开展览中心赴日本工作时,综合楼已盖起一层了。

  几十年来,在北京东北角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展览中心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开辟了一个窗口,让中国认识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展示了精彩,展示了世界。

  在皇家饭店的合同上签了一夜的字

  说到搞展览薄老还是有经验的,但是对于搞合资饭店,他是门外汉。但是皇家饭店是中国与北欧第一个合资项目,有关部门的意见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薄老为此考察多家外国饭店,为了筹到资金,中方找国际银团贷款,对方却提出了十分苛刻的三个条件,一是用饭店、展览中心、贸促会大楼做抵押;二是担保人必须是年营业额50亿美元以上的国营企业;三是还款采用浮动利率。银团以每小时100美金的佣金聘请了美国律师做顾问,可是我方却连一个有经验的人都没有。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薄老也直犯嘀咕,搞一个饭店到底得多少钱?一个展览中心值多少钱?上哪去找年营业额50亿美元的国企。为了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薄老请来了中国银行的专家研究对策,请外贸部的同志把关。经过了多少次谈判薄老已记不清了,但是“时刻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是每次谈判必须遵守的。

  合资饭店的规划报到北京市,市政府只批准建300个房间,而行家认为300间客房的经营收入对于这家饭店来说只是个保本点,于是薄老又与北京市有关领导多次协商,争取到408间的规划。而签饭店合同一幕,至今令薄老记忆犹新:签字仪式上三方当事人在总合同上象征性地签完字后,就举行酒会,酒会后再签6个分合同,合同1000多页,要在每页上都签名,而且是中英文两个版本,签了一夜的字,最后手腕都疼了。

  七旬老人的殷切希望

  在临别前,薄老又拿出一份他事先写好的建议书,叮嘱我们说:展览业最需要的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人才质量和结构上还无法满足需要,建议展览中心与高校合作开设展览专业,培养高素质的会展人才。还要搞好与专业协会的关系,充分利用协会优势办展览。建议设立新闻中心,加大对会展经济的宣传。要融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办展览不能光看数量,要看质量,看影响力,多国的定期的专业性的展览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这就是薄老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面对这位为中国展览事业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老人,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并肃然起敬?我们集团公司的广告语“展现世界  展示精彩”不正是薄老以及他的同事们一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吗?

作者: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