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口罩成为全中国人的一个集体记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都戴上口罩,这是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负责。从1月下旬至今,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复工复产持续深入,经济社会秩序慢慢恢复,人们的生活也趋于正常。此时,既要注重疫情防控,又要对更广泛的人群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因为疫情产生恐慌、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心理稳定。
要注重对病患的心理疏导。救护,不仅要救,更要护。护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护理,还要注重对心理的护理。有人在得病之后,产生恐慌情绪,觉得“天塌下来”,结果茶不思饭不想,整天幽怨不已。殊不知,这种情绪对救治病情毫无益处,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疾病,恢复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助益。因此,在治病救人中,一定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安抚,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要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在防控疫情中,医护人员首当其冲。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勇敢“逆行”,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厚厚的防护服,长时间的水米不进,随时可能到来的抢救,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患者的离世也会打击医护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虽然医护人员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但是天使也要休息,也应该得到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出负面情绪。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救治更多病人。
要注重对城市居民的心理疏导。尤其是武汉。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原本热闹的城市瞬间安静下来,居民足不出户,一直隔离在家。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武汉人民的牺牲。但是,隔离在家,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疫情本身就造成了城市居民的惶恐,又隔离在家,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有的人会担心自己是否感染,自己吓自己;有的人会情绪焦躁,与家人发生冲突……凡此种种,都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武汉解封在即,这座英雄的城市将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这其中更加需要对居民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创伤,积极生活。
可以看到,全社会已经注意到这些负面的心理情绪,相关部门、医疗队等也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配备专业的人员帮助患者、医护人员和城市居民进行心理疏导。
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疏导和治疗是一个过程,需要调动多方力量。专业的心理医生、心理咨询机构、懂得心理疏导的社会工作者等都应该被动员起来,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人们化解面临的心理问题。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