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国贸促会疫情防控涉外法律风险防范(四川省)线上培训班举办,以帮助外贸企业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原材料供应、生产、运输等环节所受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履约风险和法律问题。培训班由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主办,中国贸促会培训中心和四川省贸促会共同承办。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副巡视员李薇、四川省贸促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志敏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四川省贸促系统、外贸企业代表等300人参加线上学习,四川省贸促会、绵阳市贸促会、宜宾市贸促会、广安市贸促会等进行分会场学习。
李薇在致辞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对中国采取了限制措施。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中国外贸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维护第一贸易大国地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中国贸促会开通了疫情防控跨境贸易投资法律咨询热线电话,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答疑解惑,助力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王志敏在致辞中表示,疫情给四川省外向型企业带来了诸如延迟复工、生产受限、物流受阻、无法境外参展、工程施工项目延期等各方面的违约风险。在这个特殊时期,四川省贸促会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办证服务和涉外法律综合支援服务,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会上,中国贸促会商法中心法律顾问唐怡为海外参展企业出谋划策。她说,受疫情影响,海外展会取消或延期、出境限制措施、航班取消或机票价格大涨、出国防疫措施限制等,对企业海外参展影响很大。“企业应注意,所签订的参展合同通常适用展览国所在地的法律,合同条款通常更偏向于主办方而非参展商。建议企业全面梳理排查正在谈判尚未订立的合同、正在履行期的合同,确定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预估合同履行是否受到疫情影响。如果合同履行受到影响,应与相对方积极协商沟通,及时通知合同进展并提供证据,可签署补充协议,重视调解等非对抗方式进行纠纷解决。同时,也要做好可能发生的诉讼或仲裁准备,做好证据保留工作。”
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减少损失,中国贸促会可出具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高丽超介绍说,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属于商事证明领域中的事实性证明行为,是指由中国贸促会及其授权的分支机构应申请人的申请,对与不可抗力相关的客观事实进行的证明。
“企业申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提交材料包括企业所在地政府、机构出具的证明/公告,海陆空相关延运、延飞、取消等通知/证明,出口货物买卖合同、货物订舱协议、货运代理协议、报关单等,以及其他所能提供的材料。”高丽超表示。
会上,国贸合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苗燕民指出,受疫情影响,2020年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评级中公共卫生检疫风险突出,主要体现为境外疫情严峻,公共卫生风险“倒灌”;全球卫生检疫措施动态变化快,合规难度大、合规成本高;境内公共卫生合规成本逐步下降,境外卫生检疫合规成本或急剧攀升;疫情对经济产生“次生危害”,将首要冲击对外经贸等;境外疫区内企业将以不可抗力为由,向中资企业提出免除合同违约责任。
苗燕民强调,疫情期间,美国对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自然人等采取了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措施。他建议,企业对重点交易早做合规风险筛查,主要针对物项、结算、国别、交易相对方、承运人、最终用途六个维度,并从合规体系有效性评价、主营业务风险评估的角度定期全面排查企业的合规风险,针对卫生检疫、出口管制、数据保护、反腐败等风险点进行精准拆弹。
来源:中国贸易报